“语”你同行 “研”途成长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研讨会纪要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在教与研的完美结合之中,才能在思索中感悟课堂艺术,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成长。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课程建设,2023年5月10日下午,中文系在志存楼126教室举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语你同行,研途成长”教学研究活动,学院院长、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关四平教授,中文系教研室主任隋金平老师,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教师及专业团队全体成员参加研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隋金平老师主持。
隋金平老师宣布本次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专业团队教师研讨,二是关四平院长做会议总结。
一、“优化课堂”教学研讨
在隋金平老师的主持下,与会全体教师围绕汉语言文学所设各专业课程建设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教师们首先对以往所授课程中理解不够深刻的地方进行了探讨。例如余光中的《2024欧洲杯买球入口》,陈玲玲、张乐涵老师认为可以结合作者背景去理解。在内容上,隋金平老师总结了教师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各位老师交流碰撞,深入反思之前教学中的不足。
其次,教师们就即将讲授的课程《2024欧洲杯买球入口》进行了课程引入、授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邓大军老师解答了教师们对于作者背景、版本、内容及其思想内涵等方面的问题,朱芳芳老师结合她自己在日本的阅历,对作品思想内涵方面的讲解做了分享。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研讨中,为贯彻关四平院长“深研作品思想文化内涵”的主张,各位教师就50-60年代郭小川、贺敬之等人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探讨。邓大军、刘菲菲老师提出两位诗人在形式上对马雅可夫斯基“楼梯式”等诗歌形式的借用,与朱芳芳、佟彤等教师共同针对楼梯体等形式和诗歌内容进行了研讨。
在课程教学的研讨中,老师们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有共识、共鸣的分享,也有不同看法的辩论、交流,收到了应有的良好效果。
- 关四平院长做会议总结
研讨结束时,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关四平院长做总结发言。关院长认为,本学期开学以来,中文系每周的教研活动开展得很好,每次都有专题,也有针对性,不走形式,不说空话、套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各位教师在不断研讨中的进步非常明显,尤其是邓大军老师的课堂,在听课中得到校内督导、校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中文各专业的教学之路才刚刚起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各位教师要一如既往,怀揣对中文教学的热爱,要做到笃行不怠,潜心教研,将教研开展成为一个系列活动。关院长希望大家砥砺前行,实现共同成长,办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辽传,对得起自己。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位同仁将继续扎实推进“优化课堂”系列工程,细研课标教材,精琢教法学法,优化整合资源,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地徜徉在中文的广度、深度与温度之中,让每一位教师幸福地追寻中文教学的诗意远方!
撰稿人:刘菲菲
编辑:李佳颀 赵欣奕